在我擔任EPG Leader的初期,我犯過很多錯誤,其中有一條是對“沒能力,有意愿”的新人充分授權。
這是一個對組織缺陷管理工具進行改進的工具。既有的工具是一個免費但已經(jīng)被業(yè)界廣泛運用的工具,可是其數(shù)據(jù)收集分析的功能不強,也不允許流程自定義。我們試圖尋找一種更好的工具,能推廣到全組織各種項目使用。我是這個項目的Project Leader,一個工作刻苦,聰明好學,來自于測試組的小同志是主要的Project Member。這個小同志是既有工具的Administrator,對這個改進項目表現(xiàn)出極大的熱情,不過,他的過程改進經(jīng)驗不足。于是,我給他布置了任務:
第一步:需求調查;
第二步:調研各種可選方案;
第三步:進行可選方案的比較,選擇一個最佳方案;
第四步:開發(fā)最佳方案;
第五步:試運行
…….
交代清楚了這些任務,我將項目交給他,自己去忙其他項目了。
小同志熱情高漲的投入了工作中。
第一步:需求調查。請來了一些開發(fā)工程師,詢問了他們的一些需求。
第二步:調研可選方案。研究了幾天,除了既有工具,只給出了一種可選方案。問他的工具不行嗎?答曰:其他的都沒有這個好。
第三步:進行可選方案的比較,小同志是既有工具的Administrator,對既有工具的優(yōu)缺點當然有充分的了解。于是我完全相信其比較結果,雖然有些地方他禁不起追問。。。
第四步:對最佳方案進行二次開發(fā)。小同志那個認真勁呀,帶著幾個Intern,天天加班,可是Schedule卻一拖再拖。終于完成了,問其“進行測試了嗎?”答曰:“測試了,沒問題!”
第五步:選擇項目進行試運行。結果是。。。
指摘滿天飛!
“新工具沒有原有工具方便!”
“缺陷管理的一些基本功能缺失!”
“有Bug!”
“我們不需要自定義流程!”
……
這段時間,我覺得自己都不敢離開自己的座位了。后來,我全力投入這個項目,從第一步開始重新做過,在半年后,終于成功為組織導入了一個專業(yè)的缺陷管理工具。這是后話了。
事后,我總結,這個項目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對有熱情,卻沒有過程改進能力的同事采取了錯誤的方法進行管理。對這樣的同事,我應該向其充分解釋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方法,指導員工去完成任務,并仔細檢查其工作成果。而我采取的卻是完全相信成員的能力,將工作任務交由其全權負責、獨立作業(yè);并且在發(fā)現(xiàn)問題時,也沒有及時糾正,而是任由其發(fā)展。項目的成敗就可想而知了。
后來我學習了情境領導(Situational Leadership model),從模型的基礎上找到了這個項目失敗的原因。情境領導模型把員工的工作狀態(tài)分為四種:
第一種消極的學習者(工作水平低,工作意愿也低);
第二種為熱情的學習者(工作水平低,工作意愿高);
第三種為謹慎的執(zhí)行者(工作水平高,工作意愿低);
第四種為高效的完成者(工作水平高,工作意愿高)。
與之對應的是四種不同的領導類型:
第一種為教練型領導,向員工解釋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方法,同時繼續(xù)指導員工去完成任務;
第二種為指令型領導,對員工的角色和目標給予詳盡的指導,并密切監(jiān)督員工的工作成效,以便對工作成果給予經(jīng)常的反饋;
第三種為支持型領導,領導者和員工共同面對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并給予鼓勵和支持;
第四種為授權型領導,提供適當?shù)馁Y源,完全相信員工的能力,將工作任務交由員工全權負責、獨立作業(yè)。
惟有領導者的領導型態(tài)能與員工的發(fā)展階段相配合之時,他的領導才能夠有效,項目也才能朝著成功的方向邁進。而這個項目,我卻用了第四種領導型態(tài)管理了第二種工作狀態(tài)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