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說,任何學問的最高境界都是哲學,無論是管理學、工程技術、政治、農業(yè)、醫(yī)學、生物學,概莫能外。還有一說,說錢學森老人當年回國的時候,其實不是一個堅定的**主義革命者,也聯系過臺灣,但他看到了毛主席的《實踐論》《矛盾論》,由此感慨于一位領袖的哲學思維,于是在字里行間看到了希望。
管理上需要思想,技術上同樣需要思想。我在培訓開場白的時候,常問到一個問題,“我們在企業(yè)開展可靠性工作遇到的前三大障礙是什么”,多次試驗后總結出來的其實是兩個:一是年輕工程師的經驗如何快速積累和提升,甚至不用時間、實踐而直接獲得;二是如何在研發(fā)實驗室能把用戶處可能的問題激發(fā)暴露出來,且不必花費太久的時間和太大數額的金錢。
這兩個問題之所以難以解決,是因為按照常規(guī)思維,這兩個無一例外都需要時間的積累,知識經驗和機器的老化運行都需要時間,正可謂“路遙方知馬力,日久才見人心”。而時間是做企業(yè)的人最不能忍受的成本,等下去黃花菜都會涼。由此亦分析下研發(fā)管理和技術包括的內容,并由此推理出我們的具體操作方法。
技術也好,管理也好,要做好就須注意三部分內容,思想方**、知識、信息;這里先有必要解釋一下知識和信息的區(qū)別。知識是一成不變的技術規(guī)律,比如某片IC的VDD是5V±0.5V,超了片子就會不正常工作或燒毀,這是知識,是不變的客觀現實;這個片子在中發(fā)電子市場和一級代理商手里的價格差了三塊錢,這就是信息,信息是會變的,也不需要技術背景,只要是個正常人,接觸過就應該會的。
由此可以看出,知識和信息都是需要時間的,沒經歷過遇到過,就不會想象出會有這有那的問題,但經歷了就又很簡單。比如某機器的結構,里面易積水,在海邊應用后,底板上的水漏不掉,腐蝕嚴重。后來的設計在底板的最低位置打倆孔就解決了。雖然不難,經歷后又苦笑自己的愚蠢,但沒經歷卻又真的不會想到。
知識和信息是浩如煙海,難以窮盡的,不要妄圖在這方面有什么快速的突破,客觀規(guī)律是沒法違背的,拔苗助長的效果是不行的,讓一個23歲的青年具有63歲老人的經驗,這孩子的命太苦了,23歲的心靈要承受60年的滄桑,還是算了吧,可能也做不到。這時候,方**就可以登堂入室了,它既可以讓青年人保持青春,但又能隨時得到各種難題的解決方法,因為在別人學習如何向人討魚的時候,他們學的是如何釣魚。
方**是哲學范疇的東西,是建立在常識和自然規(guī)律基礎上的思維方法和行動指南。聽起來比較繞口,大道至簡的道理往往是比較深奧難以理解的,見諒見諒。其意義就是跳出技術的細節(jié),從常理上去判斷。您能吃2碗米飯,現在強塞給您3碗,或只給吃一碗,會如何?多了撐壞,少了餓壞;就是的阿,那您憑啥IC的電壓電流就得超出額定電壓范圍阿。如果非要總結的簡練一點,就是要學會類比。據說善于類比的孩子,智商都比較高,也有人建議,招聘時候優(yōu)選善于作類比的工程師,技術一般會做得好,不要只看所謂的經驗,招些資深的傻子和呆子,此言的價值和效果我無從考證,但善于類比無疑是能用簡單方法解決復雜問題的高招。
大道之理皆通于自然。老子流傳已久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切皆與自然之理相通。《明朝那些事兒》里講到潘季馴,這是位科舉出身的水利專家,在他根本不懂任何水利的時候,為了解決黃河泛濫的問題,他讓民工把黃河河道收窄,這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本來就泛濫,收窄河道是不是嫌泛濫的輕阿?其實不然,潘先生發(fā)現水道泛濫乃水底沉沙所致,收窄河道后,在收窄部分就會水流速快,水流而沙去,自然就把泥沙帶走了。其后很多年,水利工作者曾經有段時間發(fā)表了頗多的專業(yè)文章,將此作為他們的技術創(chuàng)舉,豈不知潘先生在沒有了解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