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總共借款近13萬元,并把借款轉給了不法分子。
搭建虛假貸款平臺騙錢
要求繳納解凍費保證金
“山寨平臺”騙局也值得注意。
在今年上半年的網貸詐騙負面輿情信息中,“山寨平臺”騙局負面輿情信息排在第二位。這種騙局主要指不法分子通過搭建虛假貸款平臺,以“秒審核”“易通過”“低息高額度”等宣傳誘導消費者下載App并申請貸款,當受害人在App內完成信息填寫、額度審批等流程后,不法分子以銀行卡號填寫錯、信譽存在問題、存在逾期記錄、申請過于頻繁等理由制造麻煩,告知受害人賬戶被凍結,無法打款,要求受害人繳納“解凍費”“保證金”等。
今年6月,蔡先生因從事裝修業(yè)務,需要資金周轉,當他正愁無處籌錢時,收到一條鏈接信息,稱可以在“微粒貨”進行貸款。蔡先生了解到,“微粒貸”是微眾銀行的正規(guī)互聯(lián)網銀行貸款產品,也有銀行牌照,是正規(guī)金融貸機構。咨詢客服后,對方稱只要填寫個人信息就可以獲得貸款。剛開始蔡先生還有點懷疑,但想到是正規(guī)機構,他還是點擊鏈接并下載了一款名為“微粒金融”的App,隨即注冊進行了實名認證。該系統(tǒng)顯示他有4萬元的貸款額度。
但當蔡先生打算將4萬元提現(xiàn)到銀行卡時,系統(tǒng)提示,卡號有一位數(shù)字輸入錯誤,賬戶已經被凍結了。蔡先生隨即聯(lián)系到金融“客服”?!翱头北硎?,需要先支付貸款金額的30%做流水走賬,就可以為賬戶進行解凍。蔡先生隨即按照“客服”人員的要求,通過自己的銀行賬號轉賬1.2萬元“解凍金”至對方賬號。當蔡先生繼續(xù)操作提現(xiàn),可系統(tǒng)再次提醒出錯。蔡先生這才恍然大悟,發(fā)覺自己上當受騙了,錢沒借到,反而損失了1.2萬元。
經警方調查,蔡先生遇到的貸款平臺是一個冒牌軟件,其從名稱到圖標全套抄襲微粒貸,仿冒微粒貸虛假放貸、收取保證金、解凍金等坑害借款人。目前,該案件正在調查中。
比較常見的還有“網貸刷單”騙局。在今年上半年的網貸詐騙負面輿情信息中,“網貸刷單”騙局負面輿情信息排在第三位。這種騙局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受害人有兼職賺錢的心理,謊稱找受害人從事“網貸刷單”業(yè)務,只需用受害人的身份進行網絡貸款,由此產生的本金和利息都由對方償還,并支付受害人一定的提成,誘導受害人在網貸平臺注冊并申請貸款。當貸款申請下來后,不法分子將貸款據(jù)為己有,并立即失聯(lián)。受害人不僅掙不到錢,還需償還貸款的本金和利息。
完善法律加大懲戒力度
網絡平臺盡到審查義務
北京陽光消費大數(shù)據(jù)研究院數(shù)據(jù)總監(jiān)陳旭輝說,通過匯總分析輿情數(shù)據(jù)信息,可以發(fā)現(xiàn)網貸詐騙有以下幾個特點:
詐騙手法多樣化。例如,不法分子通過讓消費者注冊虛假網貸平臺,以信息填寫錯誤、賬號凍結需解凍、證明還款能力等為借口,讓受害人繳納各種費用進行詐騙。
詐騙對象廣泛化。以往的詐騙事件受害者以信息獲得較為閉塞的老年人為主,然而網貸詐騙的受害人卻十分廣泛,不僅包含在校學生,還包括上班族等擁有較高學歷和社會經驗的人員。
犯罪空間虛擬化。與傳統(tǒng)詐騙不同,網貸詐騙的全程操作均在虛擬空間完成,不法分子與受害人不直接見面,而是通過聊天軟件、電子郵件、電話等進行溝通。不法分子的身份具有隱匿性,當其得手后會立即銷毀網上網下證據(jù),使得打擊難度較大。
犯罪團伙集團化。隨著對網絡電信詐騙整治力度的加大,犯罪團伙也逐漸呈現(xiàn)集團化現(xiàn)象,犯罪集團一般分工明確,并設立了相應的獎懲機制。此外,為了掩人耳目,犯罪集團對外會將自己包裝成正規(guī)運營的公司。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建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