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場景你應該不會陌生:你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突然間,一輛SUV沒有任何信號地從右前方進入你所在的車道,你不得不猛打方向盤猛踩剎車來避開他。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一部家喻戶曉的家庭喜劇《Motor Mania》中,Goofy扮演的Walker先生,安分守己、謙遜溫和,然而當他以坐上駕座,立馬變身Hydian,脾氣暴躁自私,失去自控力的怪獸,叫他“車輪先生”也不過分?!败囕喯壬遍_著車朝著身邊其他車內的司機大吼大叫,一點小小挑釁都能讓他怒火中燒,即便如此,車輪先生還是認為自己是一個車品不錯的司機。
DARWIN WIGGETT/GETTY IMAGES
別笑他,你也是車輪先生!我們都是匿名的暴怒狂。
為什么會這樣?問題的一部分與心理學上所謂的“去個性化”(deindividuation)有關?!败囕喫緳C”被釋放出來的同時,自我意識和個體責任都被拋在腦后了。很多場合都會讓人陷入這樣的情緒,匿名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1970年,心理學家Philip Zimbardo做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在紐約大學招募了一批女學生,給她們蒙上頭巾,編上號碼代替名字,然后讓她們電擊對方。Philip發(fā)現與只有編號的學生相比,帶上頭巾什么都看見的學生表現得更加暴力,使出電擊的次數是前者的兩倍。
接下來另一個心理學家Ed Denial 在復活節(jié)糖果實驗中,設定了不同的特定可控場景,讓1300個孩子去偷糖果或者錢。他發(fā)現很多孩子在一起時,以及不被要求告訴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時,這些孩子會偷更多的糖果和錢。偷得最少的是那些被安排單獨行動以及被要求告知身份信息的孩子。
心理學家Jamie Madigan說,雖然匿名不會自動引發(fā)反社會行為,但會它使人變得更具攻擊性,失去自控。匿名環(huán)境就是身處某個群體或者不用對行為負責,比如網絡游戲、留言板以及聊天室都算是匿名環(huán)境。在匿名環(huán)境中,人更容易從眾和受環(huán)境影響,不論這個環(huán)境是真實的還是他所感知到的。
開車時的環(huán)境接近于匿名。記者Tom Vanderbilt在《交通:為什么我們會如此開車》一書中寫到,馬路上的司機不是一個人在開車,他們構成了一個不明顯的群體,而且互不認識,相互間都是匿名的,各自躲在自己的車廂內。看看Zimbardo給出的匿名環(huán)境構成要素,你會發(fā)現差不多就是一個日常公路:匿名,分散的責任,群體行為,情緒高漲,感官超載,這些都會引發(fā)去個性化反應。
更糟糕的是現代的公路文明讓司機變得更加少言寡語,以至于把怒氣憋進嘴巴,發(fā)泄在行為上。司機被剝去了交流的能力,大家都只會做些雷同的動作,按喇叭、打手勢、閃車燈,所有的身份信息都簡化為一輛車的品牌。在這種情況下,你很容易化身為一個憤怒的司機。(杜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