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政協(xié)委員提出20多歲的女孩可以考慮嫁給40多歲的男人,雖然引起社會注目,但是其實并不會引起20多歲女孩多大的反感。記得90后大學生蔣方舟就曾經論證過小蘿麗愛嫁大叔的成本分析觀點,得到的結論是那的確是個更好的選擇。而我試圖來分析下,為何在今天這樣的一個社會形勢下,這樣一類戀父關系卻能得到相當的社會認可,尤其是得到年輕一代的自己認可。
首先80后開始的這一戀父風潮與他們50后父母的社會困局有著很大的關系,我的觀察是,在新中國相對社會境遇比較差的50后一代在他們自己的婚姻家庭關系中發(fā)生沖突的可能性比較大,在單親、冷戰(zhàn)或者家暴相對較高發(fā)的家庭中,無論是孩子的戀父情結與母親對于成熟男性的接受度會達到雙高狀態(tài),從而為戀父關系提供發(fā)展空間;其次,80后開始的社會擔當能力相對較弱,并從很小的時候就有了更大的社會憂慮,而相比較而論,更為寵愛條件的80后男的社會擔當與保護者形象弱化,這個時候滿足保護性要求的戀父發(fā)展空間極大地加大了;另外,80后的社會享受與獲得預期縮短,因此戀父為預期滿足提供了以與同齡人交往更為方便的短期滿足條件,這也是所謂交往社會成本最低的分析的由來。由于80后相對單純的社會觀念,這也為戀父關系中大叔類群體的關系發(fā)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他們樂得因此進行自由主義的情性關系嘗試。放在這樣的社會關系的大背景下,我們就比較能理解戀父關系普遍化的基本原因。
但是戀父關系并不一般性地具有成立與延續(xù)的可能性,由于80后的見識多、想象力強、天真化、低耐受性,這與前代女性的相對保守、行動謹慎、忍耐性高形成了很大的反差,這樣在交往關系中短期新奇與長期維系的難度考驗之間,由于80后相對的開放與60后相對的功利比較達成短期關系的發(fā)展,但是在長期關系方面并不具有普遍與一般的成功范例。也就是更多的戀父實際上是一種游戲模式,最終的結果是一定程度的各得其所的心理與關系滿足,但是并不具備長期的關系價值。也許,經歷過戀父關系洗禮,80后會變得更加現(xiàn)實與具有關系發(fā)展的長期耐受力,從而為與同齡關系的發(fā)展奠定心理基礎。在這個意義上,戀父僅僅扮演了一種個人關系的歷史經驗與心理鋪墊,而最終的主流關系依然是在同齡人關系中來解決。而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是,在以前的社會意義解讀上,80前女性會把這樣的關系看成是一種受損體驗,而80后更看成是比較中立的社會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