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暫緩上市余波未了,阿里在大洋彼岸再遭美投資者集體訴訟。
此前,因為螞蟻上市暫緩,阿里美股創(chuàng)下5年多來最大跌幅,市值一天蒸發(fā)813億美元。據此,已有多家律所正在收集境外投資者的索賠線索,欲指控公司及其高層在螞蟻集團IPO過程中,作出重大虛假或誤導性陳述,從而造成股民重大損失。
事實上,這并非在美中概股首次遭遇境外集體訴訟指控,僅在今年4月,瑞幸因造假事件曾遭遇美國集體訴訟,或將面臨百億賠償曾引起輿論嘩然;阿里在2015年也曾為集體訴訟賠付2.5億美元。
對于在美上市公司而言,集體訴訟是難以逃開的“緊箍咒”。在螞蟻集團暫緩上市余震不斷之際、面對海外投資者的集體訴訟,阿里是否將再受重創(chuàng)?
界面新聞采訪多位律師后發(fā)現,此次針對阿里的集體訴訟中,業(yè)內對于阿里是否有螞蟻事件的披露義務存在爭議,但即使存在勝訴的可能性,阿里選擇和解的可能性仍然更大。
集體訴訟指控阿里:未起到披露義務,作出誤導性陳述
界面新聞了解到,已有國內律師團隊加入到對阿里巴巴的集體訴訟中。
目前北京郝俊波律師事務所正對外征集阿里投資者線索,主要是2020年10月21日至2020年11月3日期間買入或取得阿里股票或期權等證券受到較大投資損失的投資者。
界面新聞從郝俊波律師處獲悉,當前該事務所已經收集到幾十份投資者的投遞,目前法院已經受理此案,并正在尋找首位原告的階段。據他介紹,美股對投資者起訴的條件相對寬松、門檻較低,也是案件能受理的主要原因。
據郝俊波律師向界面新聞提供的英文訴狀(目前該訴狀已更新至國際律師公眾號中),該訴狀提出,阿里巴巴擁有螞蟻集團33% 的股權,而阿里巴巴未向投資者披露以下重大不利事實或者作出誤導性陳述:
(1) 螞蟻集團在某些重要事項上不符合上市資格或披露要求;
?。?/span>2) 金融科技監(jiān)管環(huán)境即將發(fā)生的某些變化將影響螞蟻集團的業(yè)務;
?。?/span>3) 由于上述情況,螞蟻集團的首次公開發(fā)行合理地可能被暫停;
(4) 由于上述原因,阿里對公司的業(yè)務、經營和前景的正面陳述實際上具有誤導性,或缺乏合理的依據。
訴狀認為,螞蟻暫緩上市,與前一天與監(jiān)管機構的會議以及“金融科技監(jiān)管環(huán)境的最新變化”有關,并引用了2020年11月2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中國監(jiān)管機構與螞蟻集團高管馬云、井賢棟進行了會晤。文章指出,盡管監(jiān)管機構沒有提供細節(jié),“但用來描述這次采訪的中文詞語——約談——通常指的是當局的斥責。”文章還包括了螞蟻集團的一份聲明,表示將“深入落實會議意見”。
訴狀指出,作為阿里高管,是完全有可能知道有關阿里巴巴負面非公開信息的,并有義務傳播有關阿里巴巴財務狀況和運營結果的準確和真實信息,并迅速糾正阿里巴巴發(fā)布的任何公開聲明。
除了前一天的監(jiān)管約談之外,郝俊波還向界面新聞指出,網貸新規(guī)早在2019年4月30日就被囊括在銀保監(jiān)會法規(guī)部公布的“中國銀保監(jiān)會2019年規(guī)章立法工作計劃”中,但該計劃并未出現在螞蟻招股書的風險披露當中。
他認為,按照慣例,監(jiān)管部門在出臺征求意見稿前,很有可能以試探性、或者非正式的方法事先征集行業(yè)內公司實體的意見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