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就是溝通,溝通,再溝通。
——杰克·韋爾奇
對組織進行調(diào)查,你總會發(fā)現(xiàn)組織成員說,存在溝通問題。這就是生活中的事實。
總裁召集三個廠長說:“今年效益不好,中秋節(jié)什么都不發(fā)”。
A廠長如實傳達后,眾員工憤憤然。
B廠長傳達后又說:“上頭還說要裁人,不過,因為我力爭,所以我們廠不裁人了”,眾員工歡呼、暗自慶幸。
C廠長傳達后丟下一句:“上頭還說要裁人”,即轉(zhuǎn)身離去,眾員工皆到C廠長家送月餅。
這就是溝通!
在所有的項目管理技能中,溝通是最重要的。大項目經(jīng)理的主要工作就是與相關(guān)方溝通,在某種程度上,項目的成敗取決于相關(guān)方之間溝通的有效性。
《PMBOK?指南》將溝通管理作為一個專門知識領域,還建議項目經(jīng)理花75%以上的時間在溝通上,可見溝通在項目管理中的地位。
溝通中最大的問題,是已經(jīng)產(chǎn)生的錯覺。
梅拉比安溝通信息模型
一次,我在清華大學給一總裁班上課時,做了一個實驗。首先,讓課上所有學員放下手中所有物品并讓大家注視著我,這時大家怔?。蝗缓?,我要求道:“請大家按照我的要求做——請舉起你的右手!”,與此同時,我也高高舉起自己的右手;接著,我連續(xù)重復了三遍:“請大家按照我的要求做——請舉起你的右手!”……稍作停頓,我邊將右手拍向自己的額頭邊命令道:“拍下巴!”,在場的學員們幾乎都將自己的右手拍向了自己的額頭。
我開始詢問大家為什么幾乎都拍了額頭,結(jié)果有學員立即舉手:“郭老師,你言行不一致!”笑聲一片。
“我說得是‘請大家按照我的要求做’而不是‘我怎么做你們也怎么做’!”
該學員放下了手。
加州大學艾伯特·梅拉比安(Albert Mehrabian)教授研究后發(fā)現(xiàn):在溝通中信息有55%的意義來自于儀態(tài)、姿勢、表情等非語言信息,38%的意義來自于語氣、聲調(diào)、速度等副語言信息,僅有7%的意義來自于字詞等語言信息。這就是著名的梅拉比安溝通信息模型。
梅拉比安溝通信息模型
可見,一個人說什么不重要,要看他做什么,更要看他讓人感受到什么!總之,面對面的溝通是最有效的溝通方法。
溝通信息漏斗
信息是因人而異的,人們會對客觀的數(shù)據(jù)資料進行主觀地篩選、過濾、加工和處理。在溝通過程中,信息的發(fā)送方有責任發(fā)送清晰、完整的信息,以便接收方正確接收;也有責任確認信息已被正確理解。接收方則有責任完整地接收信息,正確地理解信息,并及時確認收到和理解信息。
在溝通過程中,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可能存在噪聲、誤解或其他障礙。這些障礙會形成“信息漏斗”,也就是:
信息漏斗
假如我們想表達的信息總量是100%,那么受到各方面的影響我們實際上說出來的話可能只有想說的80%。因為受到環(huán)境、說話人的語速、方言等各方面的影響,這些話被別人聽到的可能只占我們想說的60%。同樣,這些話的含義能被聽到者準確理解的程度可能只占到我們原先想表達意思的40%。理解之后,這些話能夠讓他們記住的也可能只占到原來我們想表達意思的20%。能夠落實到行動中的起作用的信息就更加微乎其微。
理解溝通方式
相關(guān)方之間溝通方法有很多種,歸納下來大致歸為3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