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變化的世界,我們越需要內心的穩(wěn)定。只有內心的穩(wěn)定,我們才能找到一個參照物,才能通過全面對比而更清晰地看到外界變化?!洞髮W》中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這也就是中國人常說的“定力”。
所謂項目相關方,是指與項目之間存在利益關聯的各方。沒有項目的存在,項目相關方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據,但是沒有項目相關方,項目也就不存在。為了解決這種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可以從我們自己的需求出發(fā),采取“主觀上為自己,客觀上為他人”的中庸策略。當自己的需求明確以后,那些能夠對自己目標產生影響的人就成為自己的相關方。當然,對他人而言,相關方的識別也是如此。項目相關方不僅是相對于項目而存在的概念,更主要的是相對于人的需求而存在,在中國的俗語中就是“要做事,先做人”。
項目治理的核心就是建立關系,即根據需要在項目相關方之間建立各種各樣的關系。這些關系有些是權力關系,有些是經濟關系。但不管如何劃分,也不管相關方是來自同一個企業(yè)還是不同的企業(yè),在這些關系中人際關系是萬萬忽視不得的?! ?/span>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strong>這句話在商業(yè)社會中存在局限性,因為它假設人們的價值觀是一樣的。正如司馬遼太郎所言:“從古到今,人類創(chuàng)建出許多理論體系,并信奉這些體系。其實大多數體系都是建在謊言這樣脆弱的基礎上的。劉邦沒有學識,也正因為他沒有學識,不論是儒家還是道家學問中那種虛偽的東西,他也沒有沾染?!?/strong>
對于項目治理來說,相關方的價值觀很可能是不一樣的。會做人,是以自己的價值觀為中心的,而做事則要在所有相關方的價值觀中取得一個彼此都接受的解。工作中做事,生活中做人,兩者是并聯關系而不是誰先誰后的串聯關系。將二者區(qū)分開來,可能既能做人又能做事,將二者混為一談則很可能難以成事,最終也難以做人。
注重做人的人會要求做事的方式符合其做人的原則,而注重做事的人則要求做人的方式符合其做事的原則。這就是為什么管理就是“用正確的人按照正確的方式將正確的事情做正確”的原因。
項目治理要想成功,首先項目必須是正確的,是符合相關方價值需要的。確定了正確的事,才能談到尋找正確的人。注意,這里說的是正確的人而不是好人或壞人。好人和壞人是針對我們的價值觀而言的,而正確的人則是針對任務而言的。當然,正確的人并不排除他們也符合我們的價值觀,但要小心的是,我們的價值觀未必是別人認同的、未必是正確的、未必是有效的?! ?/span>
在VUCA時代,管理項目相關方不是一次性的瀑布型過程,而是不斷試錯的螺旋式演化過程(見圖1)。
圖1 項目相關方管理迭代發(fā)展過程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我們常常把目標和達成目標的手段混為一談。一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在企業(yè)進行市場計劃時,常常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分析競爭對手上而不是放在分析客戶需求上。我們習慣性地認為打敗了競爭對手就等于贏得了顧客,就等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
因此,在項目競標時打價格戰(zhàn)是家常便飯。等打敗了競爭對手后,為了彌補價格戰(zhàn)造成的惡果,偷工減料、變相加碼、“胡子工程”“釣魚工程”等現象層出不窮,其結果是既損失了信譽也損失了長期利益。這種不會做事的結果將導致做人也不厚道。
中國人做生意不太相信合同,而相信關系、相信朋友,可是,因為“宰熟”而使朋友之間反目成仇的情況也屢見不鮮。由于自己的目標定義不清,執(zhí)行過程必然不堅定、必然容易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