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組織計劃 組織計劃是,利用責任矩陣確定WBS中各工作項的責任單位;利用組織圖確定報告關系。但是,組織計劃結果的具體形式受企事業(yè)單位的組織結構制約。(關于項目的組織問題,在本文第五部分解析)。
2、項目實施 項目實施總是一個階段接一個階段地進行的,前一個階段的結果為下一階段提供輸入。信息化建設項目中,第一階段的結果“系統(tǒng)說明書”,為第二階段系統(tǒng)設計提供輸入;第二階段的結果“系統(tǒng)設計說明書”,為第三階段的開發(fā)工作提供輸入…。
每個階段實施工作也都要首先做個計劃,這個計劃是為完成WBS工作包而采取的行動計劃,包括:基于各項活動的基準進度計劃,角色、職責分配計劃。類似于前面講到的組織計劃,角色、職責分配也利用了責任矩陣這種方法,只不過在這里是把職責分配到個人。 項目子產(chǎn)品、產(chǎn)品實際上產(chǎn)生于項目實施過程中。
3、項目控制 項目控制包括績效控制和變更控制
1)績效控制 績效控制目的是使工作結果與計劃保持一致。 上面講到,項目子產(chǎn)品、產(chǎn)品產(chǎn)生于項目實施過程,因此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持續(xù)測量相對于項目基準計劃的績效,以便將實際績效和基準計劃進行比較,并以此為基礎采取相應的糾正措施。 測量績效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掙值測量,一是進度跟蹤。而且,這兩種方法通常是結合起來使用。
① 掙值測量 掙值測量在西方國家是測量績效最常用的方法。它綜合了范圍、成本和進度測量,幫助項目管理隊伍評價項目績效。掙值測量涉及三個關鍵值:
l 計劃值(PV):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花費的獲得批準的成本預算部分 l 實際成本(AC):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完成工作發(fā)生的實際成本 l 掙值(EV):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實際完成工作的價值 不難看出上述三個關鍵值是三個關于時間的函數(shù)。由于函數(shù)曲線呈S形狀,所以通常稱之為S曲線圖。 這三個值提供了評價工作績效的測量尺度。包括 l 進度偏差(SV):SV=EV-PV l 成本偏差(CV):CV=EV-AC l 進度績效指數(shù)(SPI):SPI=EV/PV l 成本績效指數(shù)(CPI):CPI=EV/AC
② 進度跟蹤
進度跟蹤是輸入實際工作進度,然后與基準進度計劃比較,找出各項活動進 度上存在的偏差。利用項目管理軟件進行進度跟蹤極為方便、有效。 有了績效測量結果,接著便是對偏差原因進行分析,進而根據(jù)分析結果決定糾正措施。糾正措施沒有什么新東西,都是平時習以為常的一些方法,比如對進度偏差有趕工、快速跟進(有些書上叫做并行工程)等措施。理論著作上對這些方法的外延問題講得很多,原因是在采取這些措施時,要考慮可能帶來的許多問題,但這些都不是本文所要描述的內(nèi)容了。
此文章共有6頁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